您现在的位置: 幼教> 幼儿园资源> 教学论文> 艺术类论文> 正文

引导小班幼儿学玩泥工的几点尝试

来源:江南官方APP下载 作者:@佚名 2017-10-09 21:03:12

说两句

  江南官方APP下载 整理了幼儿园艺术类论文《引导小班幼儿学玩泥工的几点尝试》,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美术教学中的泥工教学因为有操作性强且色彩丰富,作品内容多样,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玩泥的过程中孩子的手指精细活动、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小班幼儿对泥工活动充满了兴趣,但许多幼儿不会玩,常重复做一种东西,时间久了也就觉得没劲了。那怎样帮助小班幼儿学会玩泥工呢,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以趣味的方法引导幼儿掌握玩泥的基本功。

  揉、捏、搓是玩泥工要最先掌握的,搓圆、搓条是泥工造形的基本形状,因此让幼儿学好这两项技能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群还不发达,孩子不可能一下就搓的很好,要反复的练习,但不断的重复会让孩子觉得无聊,那怎样让孩子保持较长的兴趣呢。针对小班孩子对自己会做的事较喜欢重复去做,而且喜欢“过家家”游戏,只要让练习“搓圆、搓条”的技能融入游戏情景,这样孩子的兴趣会大大提高,也会使兴趣保持更长时间。如“搓圆”,我们说大家一起做“汤团”给娃娃吃、“搓条”我们做点心师做“面条”,孩子玩的可起劲了,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在做土豆,土豆也是圆的”、“我在做薯条,薯条是长的。”孩子们根据形状想象自己做的是什么东西,看看都是圆的、长的,可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做的可是不一样的东西哦,自然也就做的特带劲。

  二、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让幼儿掌握玩泥的方法。

  搓圆、搓条对部分小班幼儿来说不太容易掌握,长的搓不长、圆又搓不圆,这是因为这些幼儿光听老师讲动作要领没能理解掌握。因此,我们免不了要手把手的教,如手把手教“搓条”时,让孩子感受是在前后来回搓,并告诉他:“搓条是前后来回搓。”教“搓圆”时问我们在怎么搓,可以说是在“兜圈搓”或“转着搓”。两样都学了,可以帮助巩固一下,“搓圆、搓条,搓的时候一样吗?”让孩子边说要领,边自己做一便。通过实践的对比,这样孩子掌握的就会更快。

  三、以“触类旁通”的方法掌握更多玩泥技能

  “圆、条”只是玩泥工的基本形状,还可以将其变换成其它形状。如:将“圆”用掌心按压成扁圆成“大饼”,用大拇指中间按压下去成“小碗”,将“条”盘卷成“大大卷”,几根长条一起拧成“麻花”等。这样循序渐进的学,简单、形象,孩子们不仅掌握的快而且喜欢学。

  四、添加辅助材料,使作品更加丰富形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一些精细的东西不会做,添加辅助材料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了这个困难,也使作品更美观,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玩泥兴趣。如:添加吸管、火柴棒等,在盘卷的橡皮泥顶端插上两根火柴成蜗牛;将不同大小的圆串在吸管上就成了冰糖葫芦;在扁圆周围插上红红的火柴棒就成了“太阳”。这种操作简单,但需要梢加动脑添加辅助材料的玩泥方法,使孩子们的作品更为形象了。孩子们也喜欢摆弄这些辅助材料,有了自己的小创意,如:将一个圆撮在一个“火柴棒”的顶端就成了“棒棒糖”,不同颜色的“圆”是不同口味的“棒棒糖”;在用绿色橡皮泥搓好的长条上对称的插上两排火柴成了“毛毛虫”。

  五、幼幼互动学的更快。

  我们常可以发现小班幼儿特喜欢模仿同伴的作品,如:绘画,一桌上画的内容几乎差不多。玩泥工也是如此,我班陈妤琨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个戒指戴在手上,同桌的几个小朋友都模仿起来。可见同伴间的奇思妙想孩子非常喜欢学,因此碰到小朋友有好的作品时我会请这些小朋友当小老师教大家,当然不是强迫每个孩子都去学,自己喜欢他的作品想学的就学,强迫只会使孩子厌恶去学。经验得到了分享,也使那些小老师更有自信,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想象创作。

  六、保存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感。

  由于橡皮泥在空气中稍长时间会变硬而不能玩,因此,在泥工活动之后总是让孩子将作品揉掉放入罐中,这时我发现有些孩子非常舍不得自己辛苦做好的作品。后来我发现隔壁班老师将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拍成照片贴在主题墙上,他们班的孩子在课间活动可以再看到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在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时很开心。这真是个好方法,橡皮泥可以放好了,作品还能再看得到。之后在我的探索中发现对孩子做的平面作品可以放在泥工板上用保鲜膜封好,由于保鲜膜透明但不透气,既能看得到作品,又不会使泥工因水份流失变干,使原作得以保留。而大的、立体的作品还是用拍照的方法保留作品样子更为方便。

  虽然现在有观点认为要让孩子自己创造,不要因为老师的示范而禁锢了幼儿的想象,但我想适当的教孩子一些技巧,是必要的。俗话说的好“要先会爬才会走”,孩子有了一定的技能和经验,才能有所创造。只要我们不断的尝试、细心观察、总结,定能找到更多引导小班幼儿学玩泥工的有效方法,使孩子在玩泥工中能更大的提高手指的精细活动、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江南官方APP下载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江南官方APP下载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