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幼教> 家庭教育> 高效学习> 正文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本站原创 2014-12-04 19:54:05

说两句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型,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人的一生中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

  现在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孙子孙女过度宠爱,孩子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无礼,若不及时、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矫治幼儿的不良习惯,会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使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呢?我在实践中有以下做法:

  一、 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树立学习榜样。

  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孩子们听老师的话、喜欢把老师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所以,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们老师更要先做到、做好。教导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知道要做诚实,勇敢、守信的小朋友,有了错误能大胆承认,遵守幼儿园秩序和班级规则,不打架、不骂人、不争抢玩具学会谦让。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群体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它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 利用幼儿的“闪光点”,正面鼓励,帮助改掉不良习惯

  人无完人,每个幼儿都有他们值得表扬的地方,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有些幼儿虽然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让人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它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他们经常是受批评的对象。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叫黄家和,他很乖巧,每次上课特别认真,就是胆子特别小,每次第一个来幼儿园看见老师在,都不敢进教室,要等好多幼儿来了才赶进来。我没有批评他 ,在每次上课的时候,对他每一次认真的表现,我都积极表扬,他听到表扬后非常的开心,然后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就会悄悄地跑去和他交流,夸他在活动课上表现的真棒!在每次离园时间,我都会当着他家人的面夸他今天上课的表现,不但认真听讲,而且还积极回答提问。我看到黄家和得到表扬后特别开心。几天之后,我发现他的自信心增加了不少,一个人也乐意进教室了。还有一个幼儿,名叫费乙桥,他很可爱,喜欢做老师的小帮手,可上课特别坐不住,而且老是把凳子坐翻掉,影响了老师的课堂效果,做操的时候喜欢插队,喜欢把别的幼儿压在地上,老师经常批评他,可不一会,他又犯同样的错误。但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半圆形排队做操,发现他那次站的特别好,做操也非常认真。我在全班幼儿面前马上表扬了他,并鼓励其他幼儿都向他学习。他开心极了,后来只要他表现好的地方,我都及时鼓励。他也表现的越来越好。所以,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好表现的欲望。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从某一“闪光点”的行为出现,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

  三、将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之中

  幼儿刚入园,对于幼儿园环境、老师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我们就结合具体事物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早上来园时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和家长说再见,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专心听讲。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说笑。课前课后及时大小便,洗手的时候儿先卷好袖口,再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抹上肥皂,搓手心手背,然后冲洗干净,拧好水龙头,把手擦干。吃饭时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吃饭, 能安静进餐,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餐后有条理地收拾餐具,整理桌椅,不挑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安静午睡,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图书、食品 ,学会爱护图书,保护书籍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户外要注意安全,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能玩,要爱护花草,在公共场所不掐花折枝,爱护幼儿园的环境。 每天,老师都这样提醒幼儿,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平时,我们会为了班级管理而制定一些准则,比如:早操、户外活动时我们要求幼儿要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将小凳子轻轻放进桌子里,这样整个教室看起来很整洁、很舒服。阅读图书时,要求幼儿按顺序挑选,看完图书时要正确摆放(封面朝外,书名朝上)。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江南官方APP下载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江南官方APP下载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